中美教育理念及学生成长方面的异同
中美网美国留学 www.usaer.net 2014-09-24 编辑: usaedit1
中国比美国更重视分数
我发现中国的中学是非常注重考试成绩的。正如我的一个朋友前些天因为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而遭到亲戚朋友的批评一样:“如果没个好的成绩,将来不会有好的前途。”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问起我在美国的考试成绩情况。这让我有些惊讶,在美国,只有最亲密的朋友才可能会问起个人的考试成绩,美国人可能会认为考试成绩只是一个数字,他们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全面性。
这也许是中美两国教育体系的最大不同,我们的教育价值观念也有根本的区别。在美国的高中,大多数学生把课堂上做得尽善尽美当成自己的理想。然而在中国的中学里,所有的学生只有一个共同目标——中、高考。这样一比较,我发现中美教育体系存在更大的差异,那就是学生与学校的关系是不同的。
美国的学生来学校学习是因为大家认为接受教育是正确的选择,学校为学生而存在。然而中国学生为了家长的嘱托在争取更好的成绩,学生为学校而存在。
美高校喜欢多样化的学生
与中国高考只看重分数不同,一般来说,美国大学更喜欢多样化的学生。高等院校在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同时,也注重学生是否有通过当地俱乐部、协会或者课外活动而获得的领导力经验。
大多数高等院校认为仅仅有个好成绩是远远不够的,在申请美国大学的时候,SAT考试成绩、高中的推荐信、回答大学问卷的水平以及在高中期间的课外活动都很重要。所以美国的高中、中学不单单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多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这方面,我所在的谢克海茨高中就很有代表性。
除了你的活动经历,美国大学还很看重你在参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动学习的劲头。
中国母亲田冬青
美国孩子喜欢做有兴趣的事
作为家长,在我的观念里也一直认为美国学生的学习轻松,因为无论是从一些教育书籍还是电视上,总感觉美国学生的校园生活比较开放、松散,但是通过这两个多月与尼克的接触我发现,其实美国孩子的学习时间并不短,只不过两个国家对什么是学习的认识不同。
尼克酷爱读书。无论在汽车上、在公园里、在和同学聚会上、在吃饭等待的间隙等等,都离不开他的那本电子书。他看书的那种专注和认真,着实令人佩服。
当我跟他讨论这个问题时,他的回答更令我深思。尼克说他不觉得这是学习,他觉得他看的都是他感兴趣的东西,这是他的一种爱好。在尼克看来学校留的作业才是学习,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是放松。
尼克的这种心态正体现了美国教育方式的开放性,它给学生们的约束很少,让学生们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然后在兴趣的支配下让孩子们主动去完成一些东西。尼克说自己写作业的时间只有两个小时,但是会用三四个小时去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写一些东西,把这些时间加起来,其实他学习的时间一点也不少。
在中国,我们总是把孩子们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然后用统一的标准去考查孩子而忽视了孩子之间的个性差异,也不利于孩子们发展自己的个性。
不剥夺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
有一件事至今让我很懊悔。有一天,尼克的衣服洗干净在阳台已经晾晒好了,我决定让他自己把衣服收下来叠好,因为有两次是我先生和儿子帮他做的。尼克很愉快地接受了这件事情,但我看他很长时间还没有收完衣服,就跑过去一看究竟。
原来他是每取一件衣服下来叠好再取下一件,而不是把所有衣服都取下来后再回房间叠好。我利索地把还挂在衣架上的几件衣服取下来放到他的怀里,示意他可以回房间再叠。他一脸无辜的表情,耸耸肩、摇着头回到自己的房间,那眼神分明是对我无声的抗议。
这时我猛然间明白,他那样做没有错,只是方式不同而已,我是不能代替他做自己的事情的。那天以后我总是在反省,在我教育儿子的过程中,有很多事情完全是他自己可以独立去完成的,而我却剥夺了他的这个权利和收获成功的喜悦。我们中国的家长总习惯于提前帮孩子把路铺好,让孩子少走弯路,殊不知这也让孩子们少了探索的经历,缺少独立判断。
通过近三个月的接触,我感悟到其实无论哪个国家的孩子,要想取得好的成绩,都必须经历艰辛的奋斗,没有捷径可走。
同时培养孩子活泼的个性以及独立处事的能力至关重要。世界是一个大家庭,在不久的将来,孩子们面对的不仅是分数的高低,还需要有宽阔的视野,广泛的知识面,思维多元化,更需要具备一个宽广的胸怀,一个与人为善,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美国大学申请美国大学专业美国大学费用美国大学奖学金美国大学申请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