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奈尔大学硕士申请经验 非大牛纯干货
中美网美国留学 www.usaer.net 2015-10-27 来源: 网络 编辑: Rainy
同济大学建筑学五年制本科
GPA:4.05/5
TOEFL:100
GRE:316,AW 3.0
Offer:Cornell M-Arch2, UCLA M-Arch2(Suprastudio), U-Mich M-Arch(2 year program)
Reject:UVA M-Arch, GSD MAUD, MIT MSArchS, Yale M-Arch2, Princeton M-Arch2, Columbia GSAPP
Decision:2015Fall Cornell M-Arch 2
1.启程
作为一个平平凡凡的慢跑小孩,虽不是大牛,去美国留学的念头却一直萦绕在心头。
高一的时候学校组织去美国西海岸的城市游学,短短的一个月,却让我喜欢上了这个自由的国度。
当时对“自由”两个字的理解还仅仅流于表面,直到大四的时候和RPI进行联合设计,才真正体会到何为无拘束的思想和自由的精神。
国内的教育相比美帝,委实是局限在一个框框里,要想扩展视野、突破自我,还是要到更大、更广的天空下去闯一闯。
2.申请过程
因为打一开始就决定要去美国读研,家人也非常支持,所以我从大三开始就开始陆续关注留学信息,逐渐充实自己的简历,抓住学校提供的有利信息和机会。
大四上参与的中美联合设计对参透美帝建筑品味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若是学校有此类机会一定要抓住。
虽然很累,但我大四期间还是半工半读在外企实习了几个月,一是为了腾出整个五上的时间准备申请材料、二是为了拿到一张美国老总的推荐信,其实在外企工作还会涉及大量的翻译,口语也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对考托考G都有帮助。
整个申请过程很顺利,没有找过任何中介,没有预想中的急躁与轰轰烈烈,更多的是平淡与从容。我绩点不算高、也没有获过什么大奖,所以在作品集和文书上下了很多的功夫,这一部分内容我前后花了四个月的时间准备。
因为本身不是大牛,在思想上、表现上相较于那些顶尖的学生确实存在着一定差距,所以对最终申上康大的结果我已然是非常知足了。
在这里向大家提供纯干货申请经验,一来回馈大家一路以来对我的帮助,二来也权当是对自己申请过程的总结。
3.语言考试
我是从大三暑假开始准备语言考试的,个人觉得时间还算充裕。最后成绩G316, T100。GRE我考了三次,后来发现很多学校都没有GRE的硬性要求,哥大和MIT根本不需要提供GRE分数。所以若是已经考到315朝上,个人觉得没必要再浪费这个时间了。
托福我第一次就考了100,刚好达标,因为准备托福费心费力,所以也懒得再去刷分。我没有参加任何补习班,基本上靠买参考材料自学,GRE主要靠背单词,托福的话下个App每天练口语很重要。
4.选校
我的选校地理因素占主导,因为大四上与RPI联合设计认识了很多纽约的小伙伴,之后又参与了纽约大学Buffalo分校的城市研究项目,所以基本上我所有的学校都位于东海岸纽约附近,排除了较远的宾大、北卡、WUSTL,以及中部的Rice、Ohio、Texas等学校。
由于西海岸的学校普遍ddl比东海岸早,由于不想太过匆忙,西海岸我仅申请了位于洛杉矶的UCLA。
因为很要好的美国小伙伴曾向我极力推荐康大,我的Dream School当初就是Cornell,现在回想起来也是缘分。
我总共申请了九个学校,不知道算不算得上是海投。选校最重要的是分层,先要预估自己的水平,选一些适合自己能力范围的学校,然后顶尖的学校选几所冲一冲,保底的也要有一两所。
保底的学校个人认为不必要太多,先扪心自问一下,这些学校若是录了你你真得愿意去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没必要再花这90、100刀浪费这个时间了。
选校这件事要早做,10月份就要敲定学校,因为之后推荐信、文书等都会涉及学校信息。
我并不支持投太多的学校,一是会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和钱(土豪请右转==),文书、作品集都需要针对每个学校的要求修改;二是让boss写推荐信的时候会不好意思。所以,跟着你的心走,看准了再下手。
5.作品集
废话不多说,进入重中之重——作品集。对于像我一样没有令人膜拜的绩点和奖项的同学来说,作品集是最能传达思想与理念、体现设计与表达的工具。作品集就像是在讲一个故事,要有起承转合,要有主题、有系统。
我的作品集以“太极”为主题,将中国的传统哲学与当代建筑发展的意识形态相融合,指出世间万物均存在阴阳两端,必须在碰撞之间相辅相成。
作品集从自然与人工、私密与公共、传承与发展、隔离与聚合、建筑与城市5个方面证实了看似互相排斥的元素实则界限模糊、是能够彼此支撑并且互相转化的。
作品集的编排诀窍不用多提,将最好的放在第一个、其次好的放在最后一个。要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超大渲染,也要有精致缜密的分析图。
个人认为国内的排版方式与国外有很大差别,国外的分析图较少,渲染图色彩大多比较重,擅于留白、版式大气。ISSUU平台上有大量诸如此类的排版可供参考。
国内如同济清华以往的作品集都包含大量分析图,色彩以灰色为主。
很难说孰好孰坏,就像每个人对好的建筑理解都不同,但好的作品集一定是乍一看能抓住人眼球,细看又能窥见个中思考的。
总共算来我有两个纯建筑作品,两个城市设计作品,和一个介于两者之间的作品。Other work中放了一件大型手工作品和大三学校的测绘成果。基本上各尺度的项目都有,包含很多对城市、建筑未来发展模式的探索分析。
除五个主要项目之外,准备作品集期间,同学向我介绍了一个超前建筑Workshop,由一组志愿者共同手工搭建一件大型数字化展品。这项作品被排入我的Other Work中,也算是弥补了作品集中数字化作品的缺乏,表达了我对数字化设计和建造的兴趣。
6.简历与文书
简历的表达找个模板写得详细、清楚即可,重头在于文书的写作。
如果说简历是向彼岸评审陈述自己的履历与经验,文书则是表达自己设计理论、思想演变的利器,文书写作应与个人履历及作品集统一、呼应。
我的文书开篇即点出了与作品集匹配的理念,提出矛盾对立统一的设计哲学。
之后将理念逐步展开,从各方面围绕中心论述,并将个人参与过的项目夹杂其中,每一个段落都说明一个问题,从建筑、城市、文化、社会等方面细细道来,同时附上实习履历和校外项目的经验。
对于要不要针对每个学校修改文书,我是这样做的,也认为是十分必要的(大牛凭实力说话,可以忽略这条)。
每个学校都有每个学校的特色,比如西海岸的学校(南加州、伯克利、UCLA等)都十分注重数字化设计,相比之下东海岸(如U-Mich、Columbia、Cornell)就略微传统一些。
去学院的网站上看下学生的作品、系主任的话、学院简介,对修改文书对症下药都会有帮助。引用一些系主任的话,哪怕只是一句两句,都可以看见申请者背后的诚意。
7.推荐信
推荐信是一件费心费力的事情,不要忧伤,大家都是过来人。
大多数的学校都要求三名以上推荐人,这其中一般有一名要求是雇主,其他两位为项目导师。
这其中,当然是美国推荐人越多越好,所以若是学校有国外的师资,或是联合设计的机会一定要把握住,这些老师都是将来为你写推荐信的最佳选择。
我的推荐导师是大四下城市设计的一位中国老师和四上联合设计的美国老师,雇主我是请之前外企的美籍总监帮我写的。
本来是想让美国Boss写,但是实在不熟开不了这个口,所以大家实习的时候一定要有针对性的套近乎啊(我这样真的好吗==)。
对了,大家千万不要因为学业忙就放弃实习,美国学校很注重实习经历、也很看重雇主的推荐信。不说你能在实习期间学会的知识,就是在实习时累积的人脉,也是将来申请、工作很重要的资源。
对于推荐信是自己写稿还是直接让推荐人写这个问题,我是写完推荐稿后礼貌的发邮件询问老师能否当我的推荐人。
若不是特别忙或有特殊限制的老师(据说国内有些大boss如马岩松、张永和已经不会随便写推荐信了)基本上不会拒绝的,美国老师一般都会说他们会自己帮你写。
当然前提是推荐人必须对你有一定的了解,不要去托人找根本不认识的大牛,真正认识你、了解你的导师才能言之有物。
申请美国基本上12月底是deadline,我是10月底11月初的时候已经联系导师了,要提前跟他们说明情况,给他们时间准备。
在提交deadline的前半个月若是还没有提交就要礼貌地去提醒了,我有同学到了最后一天突然联系不上老师了,到处着急却也没有办法。
8.材料提交
有一件很多留学经验上都没有写却很重要的事,就是给学校邮寄托福和GRE的成绩单,基本上每个学校都会有邮寄语言成绩的要求。
因为托福邮寄受理时间很长(GRE还算快),所以基本上11月底就要将成绩寄出。邮寄成绩到ETS官网上操作,用信用卡支付,一晚上就可以搞定。
现在大多数学校都是全网申系统,比较方便。这里建议大家把所有申请学校的要求、信息等整理在Excel里,一目了然。
有些学校的网申系统有时会登不上,网速再快都木有用,可以尝试翻墙。
还有些学校,如:UCLA、Princeton、Columbia都需要邮寄作品集。作品集邮寄我是用的DHL,送到国外学校内部有留学申请特价,但也要300RMB左右一本,打官方电话预约取件即可,4、5天就能送到,很快。
9.寄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经过这一路,暮然回首,发现自己一瞬间成长了许多。
申请学校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埋头苦干就能成功的,必须要多看、多交流,同学有意无意给你提供的信息和意见有时可能是无价的。
当然,一个人的时候,也要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来创作、修改。建议不要找中介,因为申请的过程中你的喜怒哀乐都是成长中宝贵的财富。
谨以此文,感谢申请途中给过我肯定、信心和帮助的小伙伴们,没有你们,就没有我。
希望通过此文能够帮助更多的小伙伴,明年此时,Offer雨一定挡都挡不住~
美国大学申请美国大学专业美国大学费用美国大学奖学金美国大学申请文书